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20
    •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0-0. 
      摘要 ( 24 )   PDF (1373KB) ( 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基于影像学浅谈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前世与今生
      刘静宜, 侯越, 伍建林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21-12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4
      摘要 ( 72 )   HTML ( 7 )   PDF (1309KB) ( 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CT检查技术普及应用及肺癌筛查推广、居民健康体检意识增强等,致使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nodule,GGN)检出率明显增高。因部分GGN被确诊肺癌而引起广大患者恐慌与焦虑,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诊疗过度问题。因此,充分了解GGN历史,正确认识GGN规律,并科学合理地实施GGN诊疗管理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本文对GGN的发展史及诊疗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标准解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25更新评论:聚焦个体化治疗、并发症管理及疫苗接种
      蒋琦, 马义铭, 陈燕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25-127.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61
      摘要 ( 690 )   HTML ( 6 )   PDF (1211KB) ( 2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特征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由于慢阻肺病显著的异质性,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25(简称“GOLD 2025”) 的更新,通过整合最新循证医学成果,为慢阻肺病的管理带来了重要里程碑。作者重点对GOLD 2025中个体化治疗、并发症管理及疫苗接种进行评述,旨在为临床慢阻肺病工作者优化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启示,以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长期预后。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顾瑾, 林明贵, 唐神结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28-13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62
      摘要 ( 408 )   HTML ( 6 )   PDF (1895KB) ( 4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为多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是我国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DILI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众多新观点和证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进行了更新,推出了《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作者从7个方面对新旧两版ATB-DILI指南进行对比解读,以便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及践行。

      《T/CHATA-001-2025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团体标准2025年更新版解读
      陈华, 陈品儒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35-142.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8
      摘要 ( 281 )   HTML ( 13 )   PDF (1271KB) ( 8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规范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诊断,2025年1月14日中国防痨协会发布《T/CHATA-001-2025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团体标准(以下简称“2025版”),是《T/CHATA-001-2020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以下简称“2020版”)的更新版。笔者就2025版相较于2020版更新内容进行解读,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NTM 病的诊断水平,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检测NTM的判读水平。

      指南·规范·共识
      结核性腹膜炎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学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43-15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50025
      摘要 ( 88 )   HTML ( 7 )   PDF (1908KB) ( 57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鉴别诊断困难,确诊时间往往滞后,使治疗难度加大。在诊疗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个专业和科室,需要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参与。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转归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在该疾病的多学科诊疗方面尚缺乏相关指导性共识或指南。因此,为使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得到合理规范的系统性诊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亡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学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多学科专家,结合我国目前结核性腹膜炎诊疗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共同制定《结核性腹膜炎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了结核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和主要的临床表现,介绍了结核性腹膜炎的常见检查方法,提出了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尤其对手术治疗患者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和时机选择,以及术后患者处理等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 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58-167.  doi:10.19982/j.issn.1000-6621.20240411
      摘要 ( 64 )   HTML ( 8 )   PDF (1322KB) ( 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为规范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诊疗流程,使更多同行了解此类疾病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据可依,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5月共同制定并发布了《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在第1版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本共识编写组共同拟定了《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重点介绍近5年来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患者术前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耐药结核病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进展,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供临床医师对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合理治疗。

      论著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效果分析
      陈浩, 林思含, 李晓芬, 刘志东, 林艳伟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69-175.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49
      摘要 ( 71 )   HTML ( 9 )   PDF (2708KB) ( 4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线上肺结核可疑症状问卷筛查的实施效果,扩充主动筛查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为学生肺结核筛查提供新路径。方法: 以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年所有类型学校的入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主研发的微信终端“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微督导系统”)以线上症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肺结核筛查。采用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分析肺结核筛查实施的成本-效果。结果: 2021—2022年共有917991名新生参与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发现可疑症状者4908例(0.53%),肺结核检出率为1.09/10万(10/917991)。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新生症状筛查最终可预防3100例肺结核发病数。通过线上症状筛查,获得1个质量调整寿命年需花费3060元,远低于全国89358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结论: 采用微督导系统实施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病数,且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201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瑞华, 边焕庆, 任艳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76-182.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1
      摘要 ( 153 )   HTML ( 15 )   PDF (856KB) ( 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学生肺结核的就诊延迟情况,探讨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现住址导出2013—2022 年间所有现住址为泰安市的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包括性别、民族、教育阶段、患者来源、现住址、户籍地址、年份和诊断结果等信息),共656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2年泰安市累计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656例,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5(5,33)d,年均就诊延迟率为53.96%(354/656),就诊延迟率由2013年的62.69%(42/67)下降至2022年的45.61%(26/57),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3.105,P=0.0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发现(OR=1.737,95%CI:1.177~2.563)和病原学阳性(OR=1.619,95%CI:1.162~2.256)均是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而少数民族(OR=0.394,95%CI:0.155~1.001)、居住在城区(OR=0.587,95%CI:0.419~0.821)和本地户籍(OR=0.553,95%CI:0.376~0.816)均是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 2013—2022年泰安市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迟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被动发现、病原学阳性、非城区和流动人口等因素增加了就诊延迟的风险。

      肺结核患者治疗不依从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阮淑金, 陈敬芳, 王秀芬, 张丹丹, 李孟君, 孟婷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83-190.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21
      摘要 ( 70 )   HTML ( 8 )   PDF (1182KB) ( 3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不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治疗不依从风险预测模型,为筛选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4年6—8月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抽取就诊的年龄≥18岁确诊并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依从治疗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治疗依从”和“治疗不依从”两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不依从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验证集的验证准确性。结果: 参照入组标准,研究共纳入300例肺结核患者,发放3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3%(295/300)。295例纳入患者中,治疗依从者240例(81.36%),不依从者55例(18.64%);训练集207例,包括治疗依从者167例和不依从者40例;验证集88例,包括治疗依从者73例和不依从者1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年龄校正Charlson共病指数(ACCI)评分>4分和中药治疗均是治疗不依从的危险因素[OR(95%CI)=8.207(2.393~28.146);OR(95%CI)=4.262(1.305~13.917);OR(95%CI)=16.276(2.564~103.306)],而高社会支持水平是治疗不依从的保护因素[OR(95%CI)=0.038(0.012~0.117)]。基于上述4个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AUC(95%CI)值为0.927(0.880~0.974),敏感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82.04%(137/167),约登指数为0.75,此时对应的模型预测概率值为0.126。88例验证集模型的AUC(95%CI)值为0.841(0.753~0.985),敏感度为80.00%(12/15),特异度为84.93%(62/73),准确率为84.09%(74/88)。结论: 本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治疗不依从率较低,复治、低社会支持水平、ACCI评分>4分和使用中药治疗均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为早期筛选治疗不依从的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确诊延迟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超, 王晶, 唐桂林, 王斌, 刘慧, 李新彤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91-197.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17
      摘要 ( 44 )   HTML ( 7 )   PDF (862KB) ( 2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确诊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6—2022年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的病案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确诊延迟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共登记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确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6,17)d,年均确诊延迟率为28.45%(274/963)。确诊延迟率由2016年的49.68%(78/157)下降至2019年的16.81%(2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4.167,P<0.001),再上升至2022年的36.62%(5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83.19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发现(OR=3.718,95%CI:2.221~6.225)为确诊延迟的危险因素;首诊单位是非区疾控中心(OR=0.370,95%CI:0.269~0.510)为确诊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确诊延迟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确诊延迟与发现方式和首诊单位有关,应针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老年住院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琪, 李明懿, 王金秀, 张红燕, 杨雪娟, 毛霖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198-203.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67
      摘要 ( 56 )   HTML ( 8 )   PDF (850KB) ( 2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1月15日至 2024年1月31日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结核科确诊为肺结核的≥65岁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影像学结果及营养状况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肺结核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62.7%(84/1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胸腔积液[OR(95%CI)=5.090(2.165~11.969)]和空洞 [OR(95%CI)=3.136(1.127~8.729)]是老年肺结核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ALB为30~40g/L [OR(95%CI)=0.106(0.026~0.438)]是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有胸腔积液和空洞,以及ALB水平均是营养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老年肺结核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

      多重组合检测在基层实验室诊断肺结核的效能研究
      陈丽, 孙彦波, 马玉秋, 马树良, 刘长越, 李发滨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04-209.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34
      摘要 ( 46 )   HTML ( 5 )   PDF (859KB) ( 1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痰涂片染色镜检(简称“涂片法”)、分枝杆菌固体培养(简称“培养法”)、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简称“SAT”)4种方法多重组合检测在基层实验室诊断肺结核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于黑龙江省宾县、尚志、延寿3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的、痰标本质量和数量合格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161例。每例患者的痰标本均进行涂片法、培养法、SAT、Xpert检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分别计算单项检测和多重组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其诊断肺结核的效能。结果: 2161例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者515例,非肺结核者1646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涂片法、培养法、涂片法+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是38.83%(200/515)、52.62%(271/515)和55.92%(288/515),特异度分别为99.88%(1644/1646)、99.76%(1642/1646)和99.76%(1642/1646);SAT、涂片法+SAT和涂片法+培养法+SAT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53.98%(278/515)、61.17%(315/515)和68.54%(353/515),特异度分别为98.78%(1626/1642)、98.66%(1624/1646)和98.54%(1622/1646)。涂片法+培养法+SAT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法+S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P<0.05);涂片法+SAT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5)。Xpert、涂片法+Xpert、涂片法+培养法+Xpert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是69.71%(359/515)、70.49%(363/515)和73.01%(376/515),特异度分别是100.00%(1646/1646)、99.88%(1644/1646)和99.76%(1642/1646)。涂片法+培养法+Xpert与涂片法+Xpert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05);涂片法+Xpert与Xpert诊断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 Xpert/SAT与涂片法、培养法多重组合检测可提升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推广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疑似肺结核首诊时,不应废止传统细菌学方法的使用,两类方法合理组合诊断肺结核的效能更好。

      医共体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链式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李勤, 李牧尘, 王梦舟, 张秋平, 赵云根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10-216.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7
      摘要 ( 50 )   HTML ( 4 )   PDF (864KB) ( 1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制订基于医共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患者医院-社区-家庭链式管理模式,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4—9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病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向所有研究对象充分介绍慢阻肺病医院-社区-家庭链式管理模式及常规管理模式,采用目的抽样法,将其中80例接受慢阻肺病医院-社区-家庭链式管理模式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线上和线下联合干预持续至患者出院后6个月,86例接受慢阻肺病常规管理模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得分、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简表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56.15±3.66)分,高于对照组的(41.93±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6,P<0.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用药依从性调查显示,依从性好的患者占63.8%(51/80),高于对照组的45.3%(3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9.35±3.96)分,高于对照组的(51.48±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273,P<0.001)。结论: 完善的慢阻肺病患者链式管理模式,以及对慢阻肺病患者实施持续的同质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慢阻肺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服药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方案的效果分析
      玉明柳, 龚贝贝, 陈跃华, 蓝伟恩, 韦海明, 甘霖, 陈向斓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17-22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3
      摘要 ( 39 )   HTML ( 8 )   PDF (886KB) ( 1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方案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按照入组标准选择2021年1—12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3例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2022年1—12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方案的干预,由呼吸治疗师为主导的肺康复小组全程指导进行四级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对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并发谵妄率,病亡率,ICU住院时间,肺康复后第1、8天的氧合指数,撤机成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ICU住院费用,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训练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6.22±2.30)d]、ICU住院时间[(9.20±1.55)d]、ICU住院费用[49835.46(32178.02,75958.55)元]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60±5.00)d、(17.23±5.23)d、91061.00(75433.83,122598.44)元],VAP的发生率[0.0%(0/54)]、谵妄发生率[5.6%(3/54)]、压力性损伤发生率[0.0%(0/54)]、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9%(1/54)]、撤机成功率[98.1%(53/54)]、病亡率[3.7%(2/54)]、肺康复后第8天的氧合指数[(331.31±134.35)mmHg]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1.3%(6/53)、20.8%(11/53)、9.4%(5/53)、13.2%(7/53)、77.4%(41/53)、20.8%(11/53)、(276.31±80.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31,P<0.001;t=―10.721,P<0.001;Z=―5.499,P<0.001;χ2=6.476,P=0.013;χ2=4.179,P=0.041;χ2=5.344,P=0.027;χ2=4.364,P=0.037;χ2=10.831,P=0.001;χ2=5.776,P=0.016;t=2.790,P=0.008);观察组肺康复前氧合指数[(209.21±87.92)mmHg]和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后第1天的氧合指数[(245.88±126.85)mmHg]、不良事件发生率(33.3%,18/54)、肺康复训练依从性(85.2%,46/54)与对照组[分别为(197.54±79.10)mmHg、(232.20±120.01)mmHg、18.9%(10/53)、90.6%(48/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40,P=0.153;t=1.248,P=0.215;χ2=2.897,P=0.089;χ2=0.726,P=0.394)。结论: 肺结核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联合早期活动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对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综述
      Ⅱ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结核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
      钱梦妮, 陆霓虹, 杜映荣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25-233.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09
      摘要 ( 59 )   HTML ( 7 )   PDF (956KB) ( 1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Ⅱ型糖尿病和肺结核均属于消耗性疾病,二者相互存在,相互影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给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带来了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代谢紊乱的问题,同时还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也会遭到损害,而这些因素致使他们更容易并发肺结核。Ⅱ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病情复杂,以及糖尿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易诱发感染以及原发病灶的复发或者加重,使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耐药率高,继而发展为重症肺结核。本文通过对Ⅱ型糖尿病与重症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发生机制和易感性机制、相互作用及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结核的健康管理和实践提供依据。

      肺结核患者家庭密接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及预防研究进展
      崔灿灿, 李明武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34-240.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68
      摘要 ( 483 )   HTML ( 4 )   PDF (882KB) ( 3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受到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习惯、自身健康状况、指示病例特征及家庭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时也面临着诊断技术、筛查指南和预防性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2015—202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重点探讨家庭密接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进展、影响因素及预防性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各级医务工作者对肺结核家庭密接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意识、促进此类人群主动接受预防性治疗提供助力,从根本上降低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实现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护理经验交流
      莱温的守恒模式在老年肺结核共病间变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护理实践一例
      杨艳, 陈石芬, 陈淳, 何芳艳, 杨雪娟, 李林宏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41-24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4166
      摘要 ( 35 )   HTML ( 9 )   PDF (1530KB) ( 4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误诊为结节病的不典型胸内淋巴结结核一例
      刁熙朦, 刘静宜, 张雨菲, 姜阁阁, 王亮, 伍建林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2):  245-248.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18
      摘要 ( 42 )   HTML ( 6 )   PDF (2321KB) ( 1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0年6月创刊 双月刊
ISSN 2096-8493
CN 10-1695/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编
       辑委员会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jhyfbjbzz@163.com
    主编:唐神结
    编辑部主任:范永德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市监广登字20200014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BM3595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82-944
     定价:每期36元,全年216元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