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0
    上一期   
    •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0-0. 
      摘要 ( 15 )   PDF (951KB) ( 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endTB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指南》解读
      段鸿飞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361-364.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30
      摘要 ( 31 )   HTML ( 3 )   PDF (1095KB) ( 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多药结核病仍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根据 endTB 的研究推荐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新方案。新方案包括贝达喹啉(Bdq)、德拉马尼(Del)、利奈唑胺(Lzd)、左氧氟沙星(Lfx)或莫西沙星(Mfx)、氯法齐明(Cfz)和吡嗪酰胺(Z)等药物。有效的方案包括Bdq-Lzd-Mfx-Z、Bdq-Cfz-Lzd-Lfx-Z和Bqd-Del-Lzd-Lfx-Z 等。新方案把短程方案适用人群扩大到病变广泛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而且适用于儿童、孕妇和HIV 感染者等特殊人群,无疑是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的重要事件。作者针对 endTB的研究历程、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

      指南·规范·共识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协会标准化专业分会, 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365-381.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2001
      摘要 ( 48 )   HTML ( 3 )   PDF (1302KB) ( 1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是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辅助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本共识由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和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情况,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应用提出推荐意见。共识详细介绍了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并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场所人群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技术选择和应用建议;同时,对结核病疗效评价中感染检测结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共识旨在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结核病防治和诊疗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以助力实现“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化专家共识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382-392.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2002
      摘要 ( 22 )   HTML ( 1 )   PDF (1308KB) ( 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药结核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目前仅依赖二分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和基因型药敏试验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基于微孔板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不仅能够一次性涵盖多种药物和多个浓度,还可以为临床提供量化的耐药信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合理、科学、规范地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组织多位相关领域专家,针对该药敏方法的技术特点、应用价值、标准化操作、结果解读,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制定了本共识,并提出了12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结核病防治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

      论著
      黄芪多糖对小鼠肺癌组织浸润PD-1hiCD8+ 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
      范桂芹, 吕红, 瞿秋霞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393-400.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23
      摘要 ( 34 )   HTML ( 3 )   PDF (2168KB) ( 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肺癌组织浸润PD-1hiCD8+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3LL肺癌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造模后24h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将每日使用灭菌注射用水100μl灌胃的小鼠作为对照组,将每日使用黄芪多糖(300mg/kg溶于100μl灭菌注射用水)灌胃的小鼠作为黄芪多糖组,均连续给药21d,从第5天起每3d测定小鼠腹部肿瘤长径和短径,当肿瘤体积达2000mm3时不再进行统计,实验重复3次,比较两组小鼠皮下肿瘤体积及小鼠生存时间。另取10只小鼠同样分组,造模后连续给药14d后收集瘤体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检测肿瘤CD8+T细胞的占比、PD-1的表达情况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量,以及浸润线粒体代谢水平(MTG:检测线粒体结构;Rhod-2:检测线粒体Ca2+超载;TMRE: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SOX: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 及其与IFN-γ分泌水平的相关性。实验重复3次,取后2次实验结果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92.13±22.53)mm3],黄芪多糖组从第11天起[(135.81±42.98)mm3]即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t=3.583,P=0.001),且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χ2=12.180,P<0.001)。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组PD-1+CD8+和PD-1hiCD8+含量[(78.81±2.61)%和(21.52±1.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41±1.95)%和(31.16±5.84)%],PD-1intCD8+含量[(57.48±2.84)%]明显高于对照组[(52.20±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7,P<0.001;t=4.597,P<0.001;t=2.542,P=0.020);黄芪多糖对PD-1intCD8+T细胞的Rhod-2表达水平[(57.10±6.25)%]、对PD-1hiCD8+T细胞的Rhod-2和Mito-SOX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9.25±5.56)%和(14.78±3.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18±10.47)%、(78.95±9.48)%和(24.66±5.54)%],对 P D - 1 h i C D 8 +T细胞的MTG表达水平[(65.15±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6.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3,P=0.010;t=2.791,P=0.012;t=4.907,P<0.001;t=3.975,P<0.001);黄芪多糖对PD-1+CD8+、PD-1hiCD8+、PD-1intCD8+T细胞中IFN-γ的分泌水平[分别为(50.55±4.08)%、(70.48±3.62)%、(40.76±4.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56±6.25)%、(58.87±6.54)%、(36.97±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0,P=0.001;t=4.910,P<0.001; t=2.204,P=0.041),且PD-1hiCD8+T细胞所分泌的IFN-γ水平与线粒体MTG、Rhod-2及Mito-SOX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0.728,P<0.001;r=-0.618,P=0.004;r=-0.657,P=0.002),而PD-1int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仅与MTG和Rhod-2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关联(r=0.448,P=0.048;r=-0.550,P=0.012)。结论: 黄芪多糖可以抑制肺癌小鼠肿瘤生长,显著降低PD-1hiCD8+T细胞浸润,明显提升PD-1hiCD8+T细胞中IFN-γ的分泌水平,并可通过线粒体代谢途径调控PD-1hiCD8+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基于格林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用药健康教育方案的构建
      彭霞, 柏玉亭, 董傅燕, 葛静静, 刘永梅, 沈丽丽, 郝海琴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01-407.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51
      摘要 ( 27 )   HTML ( 3 )   PDF (757KB) ( 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一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患者的吸入用药健康教育方案,涵盖吸入药物知识、使用技能、行为转变等内容,以期为慢阻肺病患者吸入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前期现况调查、文献回顾及格林模式理论基础,构建健康教育方案初稿,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进行修订完善。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33%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方案包含3个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和19个三级条目。结论: 构建的慢阻肺病患者吸入用药健康教育方案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为改善慢阻肺病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提供借鉴。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倩, 陈钦培, 余晓冰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08-412.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79
      摘要 ( 31 )   HTML ( 2 )   PDF (738KB) ( 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10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慢阻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估,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药物依赖、焦虑抑郁情绪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123例老年慢阻肺病患者中,共有39例(31.71%)依从性差,84例(68.29%)依从性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2.941,95%CI:1.327~6.517)、病程<5年(OR=2.735,95%CI:1.251~5.893)、药物依赖(OR=2.500,95%CI:1.140~5.481)、焦虑情绪(OR=4.222,95%CI:1.882~9.473)、抑郁情绪(OR=2.565,95%CI:1.185~5.552)、社会支持水平低(OR=3.054,95%CI:1.390~6.709)均是老年慢阻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慢阻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与文化程度、病程、药物依赖、焦虑及抑郁情绪、社会支持水平均有关,临床需据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黄高燕, 苏深小, 赵娟娟, 梁宝元, 蒙夏艳, 何华伟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13-419.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24
      摘要 ( 35 )   HTML ( 4 )   PDF (773KB) ( 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肺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就诊的疑似NTM肺病患者155例,经支气管镜检查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分枝杆菌鉴定(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及纳米孔测序技术检测,以最终确诊NTM肺病为标准比较三种结果的诊断效率。结果: 最终确诊NTM肺病患者96例(NTM肺病组),非NTM肺病组患者59例(诊断肺结核29例、其他肺炎30例),纳米孔测序对NTM肺病诊断的敏感度、诊断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92.71%(95%CI:85.98%~96.75%)、86.45%(95%CI:79.81%~91.56%)、0.706(95%CI:0.586~0.808),明显高于分枝杆菌鉴定(荧光PCR熔解曲线法)[63.54%(95%CI:53.18%~73.09%)、71.61%(95%CI:63.91%~78.49%)、0.445(95%CI:0.350~0.618)]、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63.54%(95%CI:53.18%~73.09%)、74.84%(95%CI:67.35%~81.44%)、0.515(95%CI:0.453~0.703)],以及后两者联合检测[84.38%(95%CI:75.53%~90.94%)、82.58%(95%CI:75.67%~88.23%)、0.634(95%CI:0.523~0.761)];纳米孔测序法的特异度[76.27%(95%CI:63.60%~86.37%)]低于分枝杆菌鉴定(荧光PCR熔解曲线法)[84.75%(95%CI:72.90%~92.71%)]、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93.22%(95%CI:83.54%~98.01%)、后两者联合检测79.66%(95%CI:67.34%~89.14%)]。结论: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NTM肺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能够早期快速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并对菌种的鉴定有优势,有诊断NTM肺病的应用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考虑特异度问题。

      杭州郊县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吴亦斐, 李清春, 贾庆军, 黄银燕, 白雪欣, 程庆林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20-425.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62
      摘要 ( 25 )   HTML ( 4 )   PDF (766KB) ( 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近年来杭州郊县农村地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肺病的主要流行菌种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杭州8个郊县区结核病定点医院门诊分离的分枝杆菌菌株共3311株,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生长试验进行NTM初步鉴定,通过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熔解曲线法检测和16S rRNA基因、ITS基因、Hsp65基因的PCR产物测序法对初步获得的NTM进行精确菌种鉴定。采取固体浓度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检测NTM分离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卡那霉素等8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2.4%(409/3311)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在PNB/TCH生长试验初筛中获得阳性结果。409例初筛判定为NTM的标本中,22株(5.4%)为结核分枝杆菌,19株(4.6%)为非分枝杆菌属细菌,实际纳入本次研究的NTM肺病患者总数为368例。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显示,368例NTM肺病患者中共鉴定出2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胞内分枝杆菌占60.6%(223/368),脓肿分枝杆菌占11.7%(43/368),随后依次为堪萨斯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马赛分枝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5%(24/368)、5.2%(19/368)、4.6%(17/368)和2.7%(10/368)。368株NTM分离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2%(365/368)、82.3%(303/368)、93.5%(344/368)、73.4%(270/368)、87.2%(321/368)、86.1%(317/368)、85.1%(313/368)和80.7%(297/368)。结论: 杭州郊县区NTM肺病致病的优势流行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NTM菌株对常规一线及氟喹诺酮类抗结核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重症监护病房中肺结核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魏云霞, 王鑫, 林红霞, 李义帅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26-431.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32
      摘要 ( 26 )   HTML ( 2 )   PDF (918KB) ( 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PD-1)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肺结核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河北省胸科医院ICU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进入ICU后28d生存状态(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PD-1水平,分析其与ICU肺结核患者病情、预后评分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清可溶性PD-1对ICU肺结核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02例入住ICU的肺结核患者中,死亡42例(死亡组),死亡率为41.2%(42/102);生存60例(生存组),生存率为58.8%(60/102)。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清可溶性PD-1水平升高[47.25(41.48,51.15)pg/ml vs. 35.45(28.40,41.80)pg/ml;Z=―6.399,P<0.001]。PD-1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580,P<0.001;r=0.575,P<0.001),与前白蛋白呈负相关(r=―0.297,P=0.002),与乳酸不相关(r=0.104,P=0.297)。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可溶性PD-1预测入住ICU的肺结核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95%CI:0.809~0.938),最佳临界值为38.45pg/ml时,预测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65.0%;与APACHEⅡ联合时,敏感度>99.9%,特异度为76.7%。结论: 血清可溶性PD-1表达在ICU肺结核死亡患者中明显升高,对评估入住ICU的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研究论文
      高海拔环境下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比较
      柳静, 赵月娟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32-435.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43
      摘要 ( 26 )   HTML ( 1 )   PDF (901KB) ( 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海拔环境下胸膜下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确诊的47例胸膜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及4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病灶形态(楔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碎片征(局部回声不均伴散在强光点)、瀑布征(层状无回声区与胸膜线平行延伸,记录其延伸范围及层状结构的清晰度)、液化坏死灶(无回声区内部可见气体强回声或“彗尾征”)等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肺结核组中,楔形病灶占61.7%(29/47),类圆形病灶占29.8%(14/47),不规则形病灶占8.5%(4/47);肺炎组中,楔形病灶占62.5%(25/40),类圆形病灶占37.5%(15/40),两组在病灶形态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肺结核组出现碎片征者占29.8%(14/47),明显低于肺炎组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0,P=0.001)。肺结核组出现“瀑布征”者占61.7%(29/47),明显高于肺炎组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7,P=0.001)。肺结核组出现液化坏死灶者占80.9%(38/47),明显高于肺炎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01,P=0.001)。肺结核组有周边血流信号者占68.1%(32/47),有中央型血流者0例;肺炎组有周边血流信号者占77.5%(31/40),有中央型血流者占2.5%(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6,P=0.317)。结论: 高海拔环境下肺结核超声影像以层状无回声(瀑布征)伴气体强回声为特征,而细菌性肺炎以碎片征及小片液化灶为主,血流信号均以周边分布为主。

      论著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肺结核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刘彩芳, 宗华, 高云飞, 严瑾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36-443.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60
      摘要 ( 24 )   HTML ( 2 )   PDF (793KB) ( 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手术肺结核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组(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0.125mg·kg-1·h-1)、高剂量组(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0.25mg·kg-1· h-1)和对照组(术中持续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计算每组患者双肺通气后5min(T1)、单肺通气后15min(T2)、单肺通气后90min(T3)的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肺动态顺应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1d及术后1d、3d的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葡萄糖浓度。记录手术/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时效指标,同步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术后3d内不良反应及术后7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在T2、T3时间点的氧合指数[分别为(245.8±26.5)mmHg、(258.2±25.2)mmHg和(229.1±30.9)mmHg;(239.9±28.0)mmHg、(241.3±32.7)mmHg和(223.5±23.5)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分别为(140.5±29.3)mmHg、(137.6±25.6)mmHg和(163.4±32.9)mmHg;(139.7±28.0)mmHg、(131.8±35.3)mmHg和(162.9±25.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18、3.665、6.924、8.841,P值均<0.05)。(2)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在术后1d、术后3d的IL-6[分别为(158.77±23.50)ng/L、(154.71±28.90)ng/L和(173.16±26.13)ng/L;(44.99±16.32)ng/L、(42.85±21.46)ng/L和(78.40±22.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86、28.891,P值均<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的GLU浓度[分别为(5.40±0.63)mmol/L、(4.86±0.48)mmol/L和(6.18±2.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01,P<0.05)。(3)三组患者术后3d内的不良反应均为恶心呕吐,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3.3%(10/30)、36.7%(11/30)和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术后7d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0/30)、26.7%(8/30)、36.7%(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2,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胸腔积液的发生率较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3%(4/30)、3.3%(1/30)、26.7%(8/30),χ2=6.653,P<0.05]。结论: 在胸腔镜手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可改善肺结核患者术中氧合情况,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保护肺功能,加快术后恢复。

      甘肃省294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分析
      魏黛珏, 孙建军, 陈彦, 王世军, 常亚梅, 魏念欢, 张鑫, 同重湘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44-448.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61
      摘要 ( 29 )   HTML ( 2 )   PDF (749KB) ( 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甘肃省传染病医院2022—2024年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为甘肃省耐药结核病的精准防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甘肃省传染病医院2022—2024年从痰液或者肺泡灌洗液中培养鉴定的2941株MTB临床分离株,收集菌株对9种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莫西沙星(Mfx)、卷曲霉素(Cm)、阿米卡星(A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2941株MTB中敏感株占62.39%(1835/2941),耐药株占37.61%(1106/2941)。菌株的单耐药率为7.14%(210/2941),多耐药率为12.58%(370/2941),耐多药率为11.39%(335/2941),广泛耐药率为6.49%(191/2941)。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INH(28.66%,843/2941)、RFP(20.50%,603/2941)、Lfx(10.34%,304/2941)、Mfx(9.49%,279/2941)、EMB(8.06%,237/2941)、PAS(1.73%,51/2941)、Pto(1.67%,49/2941)、Cm(0.92%,27/2941)、Am(0.78%,23/2941)。耐药谱共计71种,包括单耐药谱8种,多耐药谱26种,耐多药谱15种,广泛耐药谱22种。结论: 甘肃省传染病医院肺结核患者MTB临床分离株耐药率较高,以多耐药和耐多药为主,耐药谱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应重视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筛查,强化耐药患者的监测。

      2015—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建立
      张文, 崔虹艳, 侯文俊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49-455.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59
      摘要 ( 26 )   HTML ( 3 )   PDF (1426KB) ( 1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变化,建立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进行发病预测与评价。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报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发病率变化趋势。应用RStudio建立SARIMA模型,用2015—2023年数据作为测试集,预测2024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并与实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5—2024年,大兴区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55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1/10万(5548/17303714),其中肺结核病原学阳性2299例、病原学阴性1829例、无病原学结果1420例。2015—202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下降率为49.3%,年均递降率为7.3%。病原学阳性病例构成比由30.7%(189/615)增至69.0%(256/371),呈上升趋势(Z=22.387,P<0.001);病原学阴性患者构成比由38.9%(239/615)降至20.2%(75/371),无病原学结果患者构成比由30.4%(187/615)降至10.8%(40/371),均呈下降趋势(Z=-12.400,P<0.001;Z=-11.914,P<0.001)。≥80岁组(126.4/10万,324/256359)、70~79岁组(69.1/10万,457/661535)、60~69岁组(40.4/10万,588/1454785)报告发病率居全区前3位。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患者职业居前5位的为家务及待业(38.1%,2116/5548)、农民(14.5%,805/5548)、工人(11.6%,646/5548)、离退人员(10.6%,587/5548)、干部职员(8.2%,453/5548)。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街分别为黄村镇(12.4%,689/5548)、旧宫镇(10.9%,606/5548)、西红门镇(10.0%,556/5548)、清源街道(6.9%,381/5548)、亦庄镇(6.7%,372/5548)。使用ARIMA(0,1,1)(1,0,0)[12]预测2024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4.008%和32.493%,真实值均在预测值95%CI内。结论: 2015—2024年大兴区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病原学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高,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为主,黄村镇、旧宫镇等人口密集地区高发。ARIMA(0,1,1)(1,0,0)[12]能较好进行本区结核病发病预测。

      2015—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分析
      祁丹, 王昇, 刘敏, 高美琴, 石峰, 李兵, 白俊, 郝瑞霞, 王东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56-463.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56
      摘要 ( 27 )   HTML ( 1 )   PDF (1551KB) ( 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5—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探究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5—2024年鄂尔多斯市9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上报的4394例有病原学阳性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分枝杆菌培养(简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等3种方法的使用率及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全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在2015—2017年主要采用涂片法进行病原学诊断,自2018年起全部开始逐步联合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其中,涂片法的使用率除2018年为84.12%(445/529)外,其他年份均达到93.95%~100.00%,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使用率分别从2018年的1.70%(9/529)和25.90%(137/529)上升至2024年的76.72%(356/464)和92.24%(428/464),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χ 2=1885.690,P<0.001; χ 2=2150.208,P<0.001)。全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从2015年的28.44%(128/450)上升至2024年的75.44%(344/456),呈逐年上升趋势( χ 2=682.623,P<0.001);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在2018—2024年的总阳性率[74.38%(1405/1889)]明显高于培养阳性率[54.85%(921/1679)]和涂片阳性率[33.40%(1425/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943,P<0.001);全市病原学阳性结果中,仅涂片法的阳性占比从2015年的98.44%(126/128)急剧下降至2024年的2.91%(10/344),仅培养的阳性占比始终介于0.45%(1/221)~5.71%(16/280),而有分子生物学检测的阳性占比由2018年之前的0.00%上升到2024年的90.41%(311/344),其中以仅分子生物学[从2019年的17.55%(43/245)上升至2024年的36.34%(125/344)]和3种方法联合检测[从2019年的10.20%(25/245)上升至2024年的27.62%(95/344)]最为明显。对于涂阴患者,全市、市级、旗(区)级定点医院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从2018年的0.33%(1/303)、0.54%(1/185)、0.00%(0/118)上升至2024年的60.00%(165/275)、53.37%(95/178)、72.16%(70/97),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χ 2=867.785,P<0.001; χ 2=421.652,P<0.001; χ 2=445.559,P<0.001),且旗(区)级定点医院在2024年超过市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9.240,P=0.002)。结论: 2015—2024年,鄂尔多斯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和涂阴患者阳性检出率均逐年提高,虽然传统涂片法的使用率一直较高,但依靠其进行阳性诊断的主导地位已被逐步取代;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使用率逐年升高,但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一直较低,对临床贡献有限,使得分子生物学检测成为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因此,推荐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病原学阳性诊断,并应关注市级定点医院对涂阴患者阳性检出情况。

      综述
      结核性心包炎预后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谢徐萍, 曾晓刚, 李福平, 孙楠楠, 余立梅, 蒋其龙, 唐文帅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64-471.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31
      摘要 ( 28 )   HTML ( 1 )   PDF (1501KB) ( 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心包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结核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诊断和治疗均面临挑战。本文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对结核性心包炎的流行、诊治现状、预后影响因素展开综述,重点探讨了多学科协作促进早期诊断和规范化诊疗、优化防治服务体系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患者保障和重视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综合防治策略建议,为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管理及相关政策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白细胞介素24在肺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朱梦阳, 肖漓, 张涛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72-476.  doi: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19
      摘要 ( 27 )   HTML ( 2 )   PDF (1045KB) ( 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细胞介素24(IL-24)是细胞因子IL-10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表达于免疫系统相关的组织和细胞中。在炎症或外界微环境刺激下,IL-24可通过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与受体结合,激活STAT、ERK和SOCS等信号通路,促进免疫细胞的趋化和表达,参与多种肺部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IL-24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肺纤维化、哮喘等肺部疾病相关,靶向IL-24及其受体能够减少疾病损伤和改善预后。本文主要介绍IL-24在肺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探索其在疾病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

2020年6月创刊 双月刊
ISSN 2096-8493
CN 10-1695/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防痨协会
    编辑:《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编
       辑委员会
    电话(传真):010-62257587
           010-62257257
    Email:jhyfbjbzz@163.com
    主编:唐神结
    编辑部主任:范永德
    出版:《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代理:《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广告部
    广告发布登记号:
       京东市监广登字20200014号
    发行: 
     国内: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外: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BM3595
     订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82-944
     定价:每期36元,全年216元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