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探究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5—2024年鄂尔多斯市9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上报的4394例有病原学阳性检测结果的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分枝杆菌培养(简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等3种方法的使用率及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全市结核病定点医院在2015—2017年主要采用涂片法进行病原学诊断,自2018年起全部开始逐步联合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其中,涂片法的使用率除2018年为84.12%(445/529)外,其他年份均达到93.95%~100.00%,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使用率分别从2018年的1.70%(9/529)和25.90%(137/529)上升至2024年的76.72%(356/464)和92.24%(428/464),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1885.690,P<0.001; =2150.208,P<0.001)。全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从2015年的28.44%(128/450)上升至2024年的75.44%(344/456),呈逐年上升趋势( =682.623,P<0.001);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在2018—2024年的总阳性率[74.38%(1405/1889)]明显高于培养阳性率[54.85%(921/1679)]和涂片阳性率[33.40%(1425/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943,P<0.001);全市病原学阳性结果中,仅涂片法的阳性占比从2015年的98.44%(126/128)急剧下降至2024年的2.91%(10/344),仅培养的阳性占比始终介于0.45%(1/221)~5.71%(16/280),而有分子生物学检测的阳性占比由2018年之前的0.00%上升到2024年的90.41%(311/344),其中以仅分子生物学[从2019年的17.55%(43/245)上升至2024年的36.34%(125/344)]和3种方法联合检测[从2019年的10.20%(25/245)上升至2024年的27.62%(95/344)]最为明显。对于涂阴患者,全市、市级、旗(区)级定点医院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从2018年的0.33%(1/303)、0.54%(1/185)、0.00%(0/118)上升至2024年的60.00%(165/275)、53.37%(95/178)、72.16%(70/97),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867.785,P<0.001; =421.652,P<0.001; =445.559,P<0.001),且旗(区)级定点医院在2024年超过市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240,P=0.002)。结论: 2015—2024年,鄂尔多斯市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和涂阴患者阳性检出率均逐年提高,虽然传统涂片法的使用率一直较高,但依靠其进行阳性诊断的主导地位已被逐步取代;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使用率逐年升高,但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一直较低,对临床贡献有限,使得分子生物学检测成为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因此,推荐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病原学阳性诊断,并应关注市级定点医院对涂阴患者阳性检出情况。
中图分类号:
祁丹, 王昇, 刘敏, 高美琴, 石峰, 李兵, 白俊, 郝瑞霞, 王东. 2015—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结核病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情况分析[J].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 6(4): 456-463. doi: 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56
Qi Dan, Wang Sheng, Liu Min, Gao Meiqin, Shi Feng, Li Bing, Bai Jun, Hao Ruixia, Wang Dong. Analysis of the etiological positive rate amo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designated tuberculosis hospitals in Ordos,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2015—2024[J].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 2025, 6(4): 456-463. doi: 10.19983/j.issn.2096-8493.2025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