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活动性结核病死亡患者及其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为降低结核病患者病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9例因活动性结核病死亡成年患者的人口学情况(年龄、性别)和临床资料(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结核感染部位、是否复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是否需机械通气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等),根据年龄分布将患者分为青年组(44岁以下)、中年组(44~59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死亡患者及其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征。结果:469例结核病死亡患者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56(40,73)岁,男性[389例(82.94%)]明显多于女性[80例(17.06%)],住院天数为8.0(3.0,22.0)d;老年组最多[208例(44.35%)],青年组次之[150例(31.98%)],中年组最少[111例(23.67%)];仅有肺结核者最多[351例(74.84%)],其次为并发多系统结核者[102例(21.75%)];合并营养不良[185例(39.45%)]、心血管疾病[159例(33.90%)]、糖尿病[102例(21.7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5例(18.12%)]、HIV感染[69例(14.71%)],以及需要机械通气者[100例(21.32%)]较多,而发生耐药[17例(3.62%)]和复治[44例(9.38%)],以及并发粟粒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脑炎者[21例(4.48%)]并不多。其中,青年、中青年和老年组患者中,男性[125例(83.33%)、100例(90.09%)和164例(78.85%)]、仅发生肺结核[93例(62.00%)、83例(74.77%)和175例(84.13%)]和多系统结核[50例(33.33%)、21例(18.92%)和31例(14.90%)],以及合并营养不良[79例(52.67%)、44例(39.64%)和62例(29.81%)]、HIV感染[44例(29.33%)、20例(18.02%)和5例(2.40%)]、糖尿病[11例(7.33%)、29例(26.13%)和62例(29.81%)]、心血管疾病[14例(9.33%)、25例(22.52%)和120例(57.69%)]、慢性肺疾病[0例(0.00%)、7例(6.31%)和39例(19.02%)]、肝衰竭[11例(7.33%)、19例(17.12%)和15例(7.21%)]、慢性肾脏病5期[4例(2.67%)、9例(8.11%)和31例(14.9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7例(11.33%)、18例(16.22%)和50例(24.04%)]、肿瘤性疾病[4例(2.67%)、18例(16.22%)和38例(18.27%)]、肺部感染[121例(80.67%)、75例(67.57%)和162例(77.88%)]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91,P=0.039;χ2=22.677,P<0.001;χ2=16.475,P<0.001;χ2=19.067,P<0.001;χ2=51.636,P<0.001;χ2=27.503,P<0.001;χ2=99.355,P<0.001;χ2=36.651,P<0.001;χ2=9.487,P=0.009;χ2=15.628,P<0.001;χ2=9.837,P=0.007;χ2=20.544,P<0.001;χ2=6.557,P=0.038)。结论:结核病专科医院活动性结核病死亡患者以中老年男性肺结核患者为主,其中,青年死亡患者多以合并营养不良、HIV感染和多系统结核为主,而中老年死亡患者除因结核病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可能是其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结核病患者采用不同的防控和诊疗手段,有助于提高结核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