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 2014, Vol. 3 ›› Issue (3): 161-165.doi: 10.3969/j.issn.2095-3755.2014.03.005
齐怡, 路华跃, 杨连军, 杨蕴轶, 周颖, 路希维
QI Yi*, LU Hua-yue, YANG Lian-jun, YANG Yun-yi, ZHOU Ying, LU Xi-wei.
摘要: 目的 对一起学校结核病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疫情处置的最佳原则与方法。方法对发生结核病暴发的大连市一所中学的整个初3年级229名学生进行胸部X线摄影和PPD筛查。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评价暴露水平、PPD与续发患者的关系。结果根据与传染源的接触密切程度关系,将暴露分为4个水平:1级暴露人群为传染源所在班级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74.0%(37/50);2级暴露人群为与1班相邻且经常在一个教室上课的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58.5%(24/41);3级暴露人群为位于同一楼层但不与传染源同在一教室上课的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31.8%(21/66);4级暴露人群为既不在同一楼层上课,又不在同一教室上课的其他班级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12.7%(9/71)。1级和2级暴露人群的结核病罹患率分别为16.0%(8/50)和2.4%(1/41),χ2=4.65,P<0.05。按照首次密切接触者筛查PPD试验结果统计: PPD硬结平均直径≥15mm与<15mm两组的结核病罹患率分别为13.3%(2/15)和17.1%(6/35),χ2=0.11,P>0.05;按照3个月随诊密切接触者PPD试验结果统计:PPD硬结平均直径≥15mm和<15mm的结核病罹患率分别为16.2%(6/37)和15.4%(2/13),χ2=0.00,P>0.05。对于本次疫情,即使对PPD硬结平均直径≥15mm者(共计15名)全部进行预防,理论上仅能对22.2%(2/9)的续发患者进行前期干预。结论在结核病暴发中,结核分枝杆菌高暴露者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续发患者与PPD是否强阳性无关。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防止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有效手段。